如何停止胡思乱想,停止忧虑,焦虑等不良情绪,开始快乐&幸福的生活-《how to stop worrying and start living》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频道。最近在阅读《how to stop worrying and start living》这本书,了解了6个可实操的能让我们停止精神内耗,不再被忧虑,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快乐且幸福生活的有效方法。我前段时间一直处于浮躁和焦虑的状态中,最近用了这些方法后,明显觉得好了很多,不再胡思乱想,也更能静下心来专注的做该做的事,今天将这些方法分享给各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此次分享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忧虑,焦虑等不良情绪的代价;第二部分是解决忧虑,焦虑等不良情绪的6个具体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跳到自己想看的部分。
(一)忧虑,焦虑等不良情绪的代价
古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忧患马上就会到来。但有时,想得远且想得多,反而容易让自己陷入精神内耗,产生忧虑,焦虑等不良情绪;而且,因为现在我们身处信息化社会,信息量的超载和社交媒体的盛行,大量媒体及个人以负面新闻,光鲜亮丽的内容等来博眼球,进一步加深了我们的这些不良情绪;此外,每个人不论如何富有,都或多或少会面临来自生活的困扰,比如,读书时忧心考试成绩,进入社会后忧心收入,成家后忧心孩子和家庭等。这些忧虑,焦虑等不良情绪,容易使我们白天静不下心来做该做的事,晚上又睡不着觉,此时,很多人会选择继续想更多,或者通过刷手机来排解,结果就进入了不良情绪的恶性循环中,导致自己精神状态越来越差,生活的越来越不开心,不幸福。
1.变丑
一些医学研究表明,长期抑郁寡欢、焦虑烦闷,会使皮肤变得灰暗无光泽,甚至形成黄褐斑,忧愁苦闷的情绪还会导致神经衰弱、失眠,影响到皮肤血液供应,使面容憔悴,眼圈发黑。美国权威期刊《衰老》上的研究显示,不良情绪可加速人体衰老,令生理年龄增加20个月,影响比抽烟更严重。好莱坞女明星曼尔·奥勃朗(merle oberon)本人就拒绝忧虑,因为她知道忧虑会影响她的容貌,继而影响她的事业,所以当她有忧虑的情绪时,会想办法第一时间尽快消除它。
2.影响身体健康,增加早死的风险
笑能使人精神愉悦,同时还对心脏大有好处;相反,心情沮丧则不利于身体健康,甚至会增加早死的危险。焦虑和高度紧张的情绪会引发心脏病,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对抗忧虑,容易英年早逝。

(二)解决忧虑,焦虑等不良情绪的6个具体方法
那如何停止自己的胡思乱想?彻底消除我们忧虑,焦虑等不良情绪呢?
1.威利斯法则
当我们陷入忧虑,焦虑等思绪时,做以下三步:
(1)首先,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不能解决现在面临的问题,最坏的结果是什么?”,这一步主要是为了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明确最坏结果。
(2)然后,给自己做好心理建设,让自己能够接受这个最坏的结果。之前的很多分享都提到过,人生除了生死之外都是小事,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我们过度担忧,获得内心的平静。
(3)最后一步是,当我们接受最坏的结果后,就要想办法来改善它。

这个方法是美国空调之父-威利斯开利发明的,他在年轻时曾在纽约州的一家公司工作,工作是给一家工厂安装新发明的燃气清洁设备。由于这个设备是第一次投入使用,且工厂的实际情况和试验时有较大的差异,所以,机器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正常工作。为此,威利斯开利烦恼的睡不着觉,胃也因忧虑而变得非常难受。持续几天后,他发现,一直这样忧虑下去,除了让自己精神不好以外,没有任何帮助,所以:
(1)他开始问自己,“如果这个设备安装失败,所面临的最坏结果是什么?”他发现,他既不会被抓进监狱,也不会被人开枪打死,最坏的结果就是有可能丢掉现有的工作,老板可能需要拆除已安装的这套设备,亏损2万美元;
(2)当知道了这个最坏的结果后,他开始尝试接受这个结果,告诉自己,如果这个工作丢了,很容易找到一份糊口的工作,有可能下一个工作没有这个好,但自己至少能够有饭吃,可以活下去,至于老板的损失,花2万美元试验一种新的清洁燃气的方法是否可以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是一件十分值得的事。做完这一步后,他的内心开始平静下来,对面前的问题不再忧虑,自己的胃也没有再难受了;
(3)然后,威利斯开始集中注意力,想办法解决面前的问题,做了多次尝试后,他找到了解决方法,最终他并没有被辞退,公司也没有损失投资的2万美元,还因为设备的好用,赚了1.5万美元。
(我个人觉得这个威利斯法则很有效,最近我忧虑的事情都是靠它解决的,通过设想并接受最坏结果让自己平静下来,不再被困在自己所营造的情绪里面,然后专注于解决让自己忧虑的事,结果不但不忧虑了,且还高效的解决了让自己忧虑的事,强烈推荐)

2.四步解忧法
作者认为,忧虑,焦虑等情绪往往是由于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现状的困惑。当我们缺乏对事情的充分了解时,就很容易产生不必要的担忧。所以,作者提出了以下四个步骤,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忧虑,焦虑等不良情绪:
(1)首先,问下自己,我们到底在担心什么?内容越具体越好。
(2)其次,就我们忧虑的事情,思考导致它的原因是什么?
(3)然后,认真思考解决方案有哪些?
(4)最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开始立即行动。
比如,如果我们在为金钱犯愁,
(1)总是担心钱不够用,扣除生活和社交开支后所剩无几,无法存下钱来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2)为什么我们钱不够用?可能是因为收入太低,或者开支太大,或者没有储蓄习惯;
(3)针对收入太低,我们可以去网络上找兼职,帮人修图,剪辑视频等,或者去自学编程,创建能解决人们问题的小程序,或者做自媒体,分享有趣的知识……针对开支太大,我们可以每天记录自己的花销,减少外食等不必要的开支;针对没有储蓄习惯,我们可以在获得收入的当下,就立即规划我们的收入该如何使用,并强制自己储蓄收入的10%到一张新的银行卡内;
(4)最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并立即开始行动。

3.用概率思维来消除我们的忧虑
作者卡耐基表示,我们面临的所有忧虑,焦虑,内耗等情绪,都是我们自己想象出来的,并非现实。而且,当我们自己去查询我们担忧的事情发生的概率时,会发现,99%的事情都不会发生。所以,当我们开始忧虑时,可以去查看过去的记录,并问问自己,我现在担心会发生的事,它可能发生的概率究竟有多大?我们担心的事情真的会发生么?比如,有些人害怕坐飞机,担心发生空难,但实际上,飞机失事的概率极低,约为百万分之一,若一个人每天随机乘坐一次航班,平均需要约2万年才能遭遇一次致命事故。

4.给自己的忧虑设置止损线,避免因忧虑给身心带来持续的伤害
这个方法是作者从朋友的经历中所获得的灵感。这位朋友叫查尔斯罗伯特,是位投资顾问,年轻的时候帮朋友投资,结果却赔的一干二净。因为赔了朋友的钱,他心里难受极了。他开始反思自己的错误,他发现自己在投资策略上没有章法,很大程度上靠运气和别人的看法下赌注。他决心在重新投资之前,先弄明白股市究竟是怎么回事。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他结识了一位在投资界享有盛名的投资大师。投资大师告诉罗伯特,单靠运气无法取得成就。他传授给罗伯特一个重要的交易原则,就是在投资中设置止损线。比如每股五十美元买进,那么可以将四十五美元设置为止损线,也就是说,当股票亏了五美元后,就把股票卖出。罗伯特听从了投资大师的建议后,他和他的客户避免了许多损失。
作者听了罗伯特的这个经历后,也开始将止损这件事,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比如,他和一个朋友定期相约共进午餐,但朋友很少准时赴约,总是姗姗来迟,这也导致双方因为吃饭迟到这件事争吵多次。于是,作者告诉朋友:“亲爱的,在等你这件事上,我的止损线是十分钟,如果你迟到十分钟以上,我们的午餐就告吹,我也不会再等你了。”自此,朋友很少迟到,就算迟到了,作者也没有再浪费时间和精力再等待朋友,双方也没有再因为吃午饭争吵过。
今后,如果我们在忧虑或者焦虑时,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
(1)首先,问下自己,我现在焦虑/担忧的事情,对我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2)然后,问下自己,我应该把忧虑的“止损线”定在什么位置? 也就是说,忧虑到什么程度,或者忧虑了多少天后,就不能再忧虑了,可以是1个小时,一天或者一周。
(3)最后,再问下自己,对于我现在焦虑/担忧的事情,我所付出的时间和生命是否超出了它的价值?
当我们回答完上面的三个问题,并在忧虑超过自己设置的止损线后,就不要再去想了,因为忧虑非但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而且还会使事情变得更糟糕。

5.让自己忙碌起来
作者表示,“让自己忙碌起来”是打败忧虑,焦虑等不良情绪的最好方法,因为人的大脑不能同时思考两件事,当大脑在处理事情时,是没有空余的地方让我们去忧虑或者焦虑的。
对大部分人来说,白天工作时一般不会有太多思绪,但到家休息时,就很容易开始胡思乱想了。这是因为忧虑或焦虑等不良情绪最伤害我们的时候,不是在我们忙碌时,而是在休息时,所以,消除忧虑的最好方法是,让自己忙起来,但这里的忙不是虚度时间的瞎忙,我们要去忙有意义的事。比如,当我们胡思乱想时,可以去运动,并在运动的时候听一些自我提升或者励志方面的播客或者youtube,以前我觉得这些内容就像心灵鸡汤,没有实际作用,但我现在发现,这些内容对于处于低落情绪的人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当我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精神变得更加积极向上时,我们就会继续认真开始做该做的事,只要坚持的久,就一定会有成效,推荐在情绪不佳时看youtuber“思维咖啡”的视频(链接我放文章下面),每次我低落乱想的时候听他的视频就会感觉好很多,强烈推荐;或者当我们胡思乱想的时候,可以去学一些我们一直想学的技能,或者阅读等,总的来说,就是不要让自己的大脑闲下来,一闲下来,就很容易被不良情绪所困住。

6.活在当下:认真的过好每一天,专心做好眼前的事情
作者表示,我们大部分人不是沉浸在过去的悔恨中,用过去的事情折磨自己,消耗自己;就是陷入对未来的焦虑中,习惯性设想未来最糟糕的局面,不断增加自己的压力,让自己惶恐不安;却全然不知道,我们的当下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我们真正可以掌控的。因为,过去的事情无论让我们如何痛苦,懊悔、伤心、难过,事情已经发生,不论怎样都不会有任何改变;未来的事情还没有发生,无论我们如何设想,都不会知道未来的真实情况,但是,如果我们认真过好当下的每一天,那我们的未来就会有希望!
作者建议,对于过去已发生的事,我们要学会释怀,放宽心去接受它们,逃避或否认现实只会让我们陷入痛苦的循环,除了伤害我们的精神和身体健康外,没有任何好处。二十世纪美国最著名的神学家、思想家,雷茵霍尔德·尼布尔曾说,“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三种智慧:第一种是,努力做好自己能够改变的事情;第二种是,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情,不要为了自己不能改变的事自寻烦恼/忧虑;第三种是,拥有辨别这两种事情的智慧”。
除了释怀外,我们还要学会忘记。如果过去已发生的事是一些让我们觉得懊恼悔恨的事,那唯一可以使它有价值的方法是,平静的分析错误,从中吸取教训,然后把错误忘掉。曾经有位老师在上课时故意把一瓶牛奶打翻在水槽中,他借此告诉学生,“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牛奶已经打翻了,再怎么着急,再怎么抱怨,都没法了,只能今后小心点,避免发生类似的事,然后把它忘掉,去做其它事”。
针对未来,不去想它并不是指不能有长远规划,而是指当我们做好未来的规划后,就要把我们的注意力收回来,做好当下该做的每件事,人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像爬山,很多时候我们看着远处,还没走就觉得累,但当我们不把注意力放在远的地方,只管一步一个脚印,反而很快可以达成,所以无论做什么,都要有长远的规划,但不要有长远的注意力,当我们规划好后,就认真的去过每一天,把每一天都当成是崭新的一天来过,专心做好当下的每件事。
我觉得有句话说得很好,“现在的我们是过去的总和,未来是当下的总和”。过去已无法改变,除了释怀,吸取教训,并忘记外别无他法;但我们的当下却决定着我们的未来,未来虽不确定且未知,但我们能为它做的最好准备是,在做好长远规划后,就将注意力拉回来,专注于当下,认真做好每天该做的事。
作者建议,当我们处于忧虑或者焦虑等不良情绪,总是被过去或者未来困扰时,可以问下自己:
(1)我是不是没有生活在当下,总是担心未来?
(2)我是不是经常为过去的事情后悔,为已发生且无法改变的事情沮丧?
(3)每天早上起床后,我有没有让自己努力过好当天?
(4)如果活在当下,认真度过自己的当天,是不是可以让自己获得更多?
(5)我多久开始活在当下呢?今天开始么?

由于最近在看《穷查理宝典》这本书,针对“活在当下”这件事,我想分享下查理芒格的想法,他认为,当我们尝试让自己每天比前一天聪明一点,认真做好该做的事,并坚持足够长的时间,我们将获得我们应得的结果。所以,不要去悔恨过去,也不要去焦虑未来,做好规划后,认真过好我们的每一天,让自己每一天都在成长,日积月累,通过复利效应的神奇魔力,我们会活成我们想成为的人!

以上为《how to stop worrying and start living》这本书里关于解决忧虑,焦虑等不良情绪的方法,谢谢各位观看到现在,下次再见。
链接:思維咖啡:https://www.youtube.com/@mindcoffee